热点事件:
当地时间2月14日,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,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,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《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》。这也表明,欧洲将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。按照协议内容,欧盟的中期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燃油轿车减排55%,小货车减排50%。之后,该协议将交由欧洲理事会通过并最终实施。
欧洲议会的主要谈判代表Jan Huitema表示,这目标为欧洲汽车行业创造了清晰度,有望刺激汽车制造商的创新和投资;对消费者来说,购买和驾驶零排放汽车也将变得更便宜。Huitema指出,该协议对于欧盟实现2050年气候目标至关重要。去年7月,欧盟发布了名为“Fit for 55”的一揽子减排方案,停止销售燃油车就是12项新方案之一。
(资料图片)
券商观点:
有专业人士表示,随着碳酸锂价格今年以来持续回落,锂电材料端价格出现全面回落,而此前最为强势的电芯环节价格也出现了一定松动。而在三个月前,这一环节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,下游厂商“争破头皮”排队拿货在当时属于常态。降价已成为开年以来锂电板块的主旋律,上游碳酸锂最高接近24%的降价幅度,足以令整个锂电产业链利润分配实现重构。在业内看来,随着价格传导效应逐步显现,电池厂商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。
中信证券(600030)指出,1月,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0.8万辆,环比下降49.9%,同比下降6.3%,系国内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退出,叠加春节效应、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,市场总体略低于预期。长期来看,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持增长势头,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。
中银证券(601696)表示,新能源汽车全球景气度持续向上,短期情绪触底回升,看好需求持续较快增长,电芯等环节竞争格局较优,中镍高压、锰铁锂和复合箔材等新技术推动产业链升级;钠离子电池获产业重点关注,有望在某些细分领域实现应用。储能有望随新能源发电上量迎来快速发展,海外储能已开始绘制陡峭成长曲线,国内集中储能有望在政策等因素的支持催化下快速放量,在电池与电力电子技术、系统集成、终端渠道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或将充分受益。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。
概念股挖掘:
比亚迪(002594):新能源车行业绝对龙头,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,横跨汽车、电池、IT、半导体等多个领域。
三花智控(002050):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(“三花汽零”)与中山市黄圃镇人民政府签订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》,三花汽零拟在中山市黄圃镇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,计划总投资30亿元。
长安汽车(000625):1月12日,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表示,2023年长安汽车集团销量目标280万辆,其中长安汽车目标100万辆。产品规划方面,2023年全年所有经典燃油车型均将实现改款和换代,新能源产品包括深蓝S7、C236、览拓者EV、阿维塔E12等。